时间:2023-06-06 22:28:28 | 浏览:143
■本报记者 郑长灵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江西萍乡武功山风景区火出圈。“音乐+旅游”“美食+旅游”“露营+旅游”等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吸引了大量的人气,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据介绍,武功山风景区每年吸引近50万的帐篷背包客,是我国南方户外运动的地标式景区,为当地民宿产业发展吸引了大量客流,通过文旅融合已形成了网络流量变成客流量、客流量变成现金流的良性循环。
房屋错落有致的麻田镇大江边村,就坐落在这重峦叠嶂、云海翻腾、如诗如画的武功山上。村里依托红色历史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打造了红色寻访、特色民宿、山间滑草、林间越野、溪水漂流等特色旅游项目,致力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也为村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保持好红色底蕴,培育出绿色气质,带动起多彩产业。”在大江边村党支部书记刘圣华看来,抓住武功山旅游快速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村里走上了一条“景村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村庄面貌大变样,村民生活奔小康。
看好村里发展前景的村民刘德来,2017年回到家乡开办民宿,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我们有30多个房间,旺季时基本上全部都订满。”刘德来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他很庆幸抓住了村里的发展机遇,实现年收入过百万元。
这几年刘德来持续扩大民宿规模,就得益于芦溪农商银行的支持。从2017年贷款10万元,到目前贷款90万元,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芦溪农商银行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据介绍,芦溪农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对接武功山地区全域旅游开发项目,结合当地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愿景,常态开展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全力做好贷款授信、用信引导,一路“贷”动武功山地区乡村旅游热度不断攀升。截至2022年末,该行已累计发放旅游业贷款569笔、金额1.9917亿元,余额1.7618亿元;其中武功山地区累计发放257笔、金额1.0482亿元,余额9455万元。
现在村庄美了、产业强了、村民富了。刘圣华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去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普通村民家里有几十万元存款,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尤其让刘圣华底气十足的是,大部分村民特别是年轻人,都在村里找到了发展机会。“村里正在规划利用村民闲置的房屋,统一打造一处民宿群,这将吸纳更多村民就业,村集体的收入也将大幅提升。”
“农民变员工,农民变老板,土产变特产,民房变客房。”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地金融机构强有力的支持下,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积极布局“景村融合”全域旅游,在旅游惠民、旅游富民方面下功夫,让全区老百姓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让景区群众充分分享旅游发展成果,昔日穷山坳变成了如今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乡村。
据介绍,武功山景区管委会不仅在山下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还坚持将村容村貌提升与景区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布局等有机结合,与景区相互映衬叠合,实现乡村景区化和景点化,打造“景观式”诗意乡村;并以建设“五美”乡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为目标,进行村域综合规划整治。
农发行萍乡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大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目前已支持武功山管委会景村融合产业提升项目融资4.7亿元;加大矿山修复生态保护的信贷支持力度,累计发放矿山修复类贷款8亿元。
记者观察到,萍乡文旅产业特别是武功山景区在金融支持下的快速发展,给周边乡村带来了巨大变化。乡村风貌变了,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村民有了更多增收致富渠道,腰包鼓起来了,生活富裕了;外出务工的少了,本地就业务工的多了;投身创业的人多了,不仅有像刘德来这样大量经营民宿、从农民变老板的创业者,还有不少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大众创业热情也得到更大激发。
在武功山风景区,金融机构走村串户、摸排需求,创新产品、精准对接,持续支持当地文旅经营者发展壮大,本地越来越多的农户逐渐享受到武功山旅游业带来的红利。
新华社福州10月3日电题:非遗与光影:土楼中的乡村振兴新活力新华社记者秦宏口吹唢呐、双脚弹扬琴、肩背肘敲两个小鼓、两个小铜钹……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土楼王”承启楼戏台上,作为身兼十番音乐和客家山歌两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福渊的表演总能引得掌声
——衡阳市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本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距离县城1.5公里,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268亩,山地4000余亩,骨干塘89口,辖22个村民小组,701户,总人口2795人,村支两委成员6名,党员68名,村设
人气火爆的儒学美德示范街,整齐的联排三层小楼,干净宽敞的柏油马路……在孔子诞生地尼山脚下,鲁源河环抱之中,千年古村鲁源新村成了乡村文化游的热门“打卡地”。曲阜尼山脚下的鲁源新村。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从村口拾级而上,造型别致的文化街区映入眼
■本报记者 郑长灵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江西萍乡武功山风景区火出圈。“音乐+旅游”“美食+旅游”“露营+旅游”等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吸引了大量的人气,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据介绍,武功山风景区每年吸引近50万的帐篷背包客,是我国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胡雁 实习记者薄亚凡)交相辉映,流光溢彩,满眼望去一片金黄色彩。走进傍晚的古城街道,尽情感受古风古韵:月色、灯光、古城,感受时光倒流梦回明清。灯光照在古城建筑上,纵横交错的古街古巷与现代建筑相互交融呈现出鲜明的建筑风格
点击关注,更多精彩等你来看东汉年间,茉莉花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几经转合,情定横县。40年前,茉莉花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横县广袤农田含芳吐蕊。新时代下,横县茉莉花和茉莉花茶随“一带一路”飘香海内外。“中国茉莉之乡”横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江南区苏圩镇是南宁市粮食、甘蔗、西瓜、蔬菜的主要产区,该镇农户通过发展特色生态种养,在种植培养特色水果的同时,逐渐发展猪、牛等畜牧产业。利用特色生态种养产业发展的利好契机,苏圩镇人大代表袁军将新牧源农牧基地引入该镇保城村,租用320亩土地发
黄冈日报讯(通讯员邱东旭)1月20日,第十四届中国文旅总评榜(湖北榜)榜单揭晓,麻城龟峰山荣获“2020年度文旅振兴突出贡献景区”。中国文旅总评榜是由楚天都市报、新安晚报、新京报、齐鲁晚报、广州日报等全国20多家主流媒体组成的中国城市第一媒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黑龙的传说流传已久,黑龙不屈不挠的精神对人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也给黑龙潭镇带来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年,“黑龙潭传说”成为市级非遗项目,再次受到关注。从民间传说到非遗项目今年6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9月2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朱夕阳 许双萍)今年以来,湄洲岛深入实施“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工程,推动机关干部力量、服务资源“双下沉”,实行区直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进一步发挥党员在环境整治、理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1月3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3日,走进湄洲岛下山村,在下山小学的屋顶上,成片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在元旦前夕,下山村乡村振兴光伏工程正式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量31.2万千瓦时、年收益15.1万元。据
新华社福州10月3日电 题:非遗与光影:土楼中的乡村振兴新活力新华社记者秦宏口吹唢呐、双脚弹扬琴、肩背肘敲两个小鼓、两个小铜钹……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土楼王”承启楼戏台上,作为身兼十番音乐和客家山歌两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福渊的表演总能引得掌
来源:江西日报走进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麻田镇长冲村,但见白墙黛瓦,屋舍俨然,河流穿村而过,两岸草木葳蕤,一片繁花似锦的醉人景象。该村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做到了景村融合,原来冷清的乡村现在游人如织,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亲眼见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原标题:重规划 强产业 聚人心萍乡武功山以景为媒推进乡村振兴江西新闻客户端萍乡讯(全媒体记者尹晓军、刘启红)走进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麻田镇长冲村,但见白墙黛瓦,屋舍俨然,河流穿村而过,两岸草木葳蕤,一片繁花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胡雁 实习记者薄亚凡)交相辉映,流光溢彩,满眼望去一片金黄色彩。走进傍晚的古城街道,尽情感受古风古韵:月色、灯光、古城,感受时光倒流梦回明清。灯光照在古城建筑上,纵横交错的古街古巷与现代建筑相互交融呈现出鲜明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