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18:49:41 | 浏览:3294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唐朝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荷花真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比人类的起源还要早,也就是说先有的荷花才有的人类。但是荷花提供给了人类丰富的食品和审美。
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有荷花的花粉化石,距今5000多年前的养生文化,有两颗碳化的莲子,无不说明荷花和中国人的生存和历史密切相关。
从古到今,写荷花,歌颂荷花,赞美荷花的诗不计其数。但是我今天,想摘录几首深情荷花诗,在这炎热的夏天,看看荷花与人交融的情感。
诗经说,“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这是民歌。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到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景物壮美,引人高歌。所以诗经有的时候不要单纯的只看文字,要联系情境。在这样的原始的山水里,悠扬清脆的歌声飘来。
“山上长着扶苏木,水中开着荷花。不见英俊的少年,却是你慌张的冤家!“这里的荷花是充满了恋爱和相会的感情的,还带着男女追逐的快乐。那女子真的不以为男子美吗?何以要在荷花满塘的水边约会,那水中莲花的茁壮,不就是冤家让人动容的身影?
就屈原了,他流放到湘江,他就是荷花,荷花就是他。穿着荷叶衣,芙蓉以为裳。用当代的心理学分析,所有的作家都会在作品里投射自己。你看看屈原的《河伯》,乘水车兮荷盖,看看他的《少司命》“荷衣兮蕙带”,以致于《招魂》,用荷叶荷花抛在江水里,要知道这是带感情的仪式,古人祭祀讲究灵魂和感情的投入和虔诚。
古诗19首《涉江釆芙蓉》:
“涉江釆芙蓉,兰泽多芳草。
釆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她为什么采芙蓉而不采芳草,这是很简单的,荷花大气,花型美丽,更容易表达得到的欢喜和喜悦呀。我的爱人,当我采下了荷花才发现,你早已不在。那美丽盛大的花朵抱在怀中,亲爱的,这种分离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古人喜欢荷花荷叶因为它们是在一个地方生的。如同家人如同朋友,如同爱人。虽然荷花的生命力极强,一节藕,一个莲子就可以在外地安家落户,但是荷叶荷花交错交织的美,仍旧是家园和情感的象征,是最亲密的相处和相守。
魏晋时代的陆云是这样写《芙蓉诗》
“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
寝共织成被,絮子同攻绵。
夏摇比翼扇,冬坐比肩毡。”
这是将荷花充分的拟人化,我们一起看那荷叶上的露水,我们一起睡在锦绣的池塘里,我们夏天一起摇着荷叶扇,我们冬天一起抗过寒冷。
荷花和我们是密不可分的。
南北朝的民歌,更加动人。不得不分离的情人,盼望着荷花一样的团聚。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南朝民歌《西洲曲》
这里直接将爱人化作了荷花,虽然你还没有回来,但那每一朵荷花,每一个莲子都像你,每一个莲,都是深情。那开放的荷花像的面容,那青青的莲子想你的身影。我把莲花藏在袖中,就像把你藏在心里。
要知道这是一个女子的歌声和心意。莲花和诗经一脉相承,形容的不是女性,而是男子。
这应该是非常忠贞的一对小男女,丈夫的回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我念欢的的,子行犹豫情。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南北朝子夜歌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个”的“是指的莲子。我和你相处的喜悦,就像那莲子那样清楚分明,而你给我的感觉却是若即若离啊。
这种悲伤真是一种无奈,对方的人在这里。心却飘远了,一池荷花仿佛黯淡在夜里。
”青荷盖绿水,芙蓉发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同心莲。“南北朝鲍令辉青阳歌曲。
这个同心莲,后世很多人解读为并蒂莲,当然这也说得过,去毕竟来说一池荷花中产生并蒂莲的几率虽然小,但也不是特别稀罕,尤其是南北朝是广大的南方,水域多,见到的机会多。但是任何一朵莲花都可以叫做同心莲,因为它们很多是从一条藕根上生出的花朵,有着同样近似的花朵,在风雨中互相摇曳,相互守望。
这也是对人生对感情最好的期望,我和你共同的生活在一起,同心同处,永不分离。
唐朝是一个富庶繁忙流动的时代,个人的机会也多,荷花移植用来园林庭院审美,大量关于釆荷赏荷的诗多与快乐情致有关,也逐渐转向个人的高洁和品格。比如李白毫不客气说自己是上好极品莲花,他“愿托华池边”,如果有更好的池塘,为什么不去呢?
只有李商隐守旧,他平生最愿望的是相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唐朝李商隐《赠荷花》
或者时代不同了,相比唐朝之前的不安定的时光,唐朝的人更愿意远行,旅游,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荷花很少用在深情上头。
但李商隐有自己的固执。他恋家恋乡恋感情,恋哪怕已经逝去的流光和人。他比很多人都爱着荷花那眷恋辛苦等待的一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有人说他哪里写了荷花?一个人连荷花刚刚出水的样子,连荷花凋谢后的样子都分外不舍,何况是曾经满池的花开!而且李商隐的诗和其他同时代人的诗略有不同的是,他的荷花诗是写爱和家。这是已经在唐朝淡化的情感。
宋朝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关于莲花和感情,更加疏离。莲花是一种审美,大量宗教意义的莲花诗出现。
但晏几道仍旧为一个女子小莲写下真诚的怀念。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
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
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晏几道《鹧鸪天》
这诗句里的真诚与伤感虽然被时代所限制,但我可以说正是因为在中间有最深的感情和离愁,而让这个女子的芳名,如同那睡莲花开,睡莲花落。你就是在心口一朵莲花。
“大到青楼望不遮,年时系写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清朝黄景仁《感旧》
有人说你这里面哪里有莲花?
典出五代王仁裕写的开元天宝遗事。唐明皇,太夜辞中,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左右都非常叹服花之娇美,唐明皇子的妃子说,这才是我的解语花。
可是许多人都不知道,只有莲花才是真正的解语花。它起在任何典故之前,是陪伴着人类的发展,无声奉献和安慰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莲花才是真正解语花啊。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再问见大雁塔了吗,美不美。最不靠谱的回答是:下雨哩,人家大雁塔没往出摆。小时候,住在小县城,逛西安是件幸福的事。最标准最俏皮的答案是:美嘛,“七层子,四棱子,二十八个窟窿子。”这话没错,不信去看,大。
养花知识 : yanghua29(←长按复制)专业的养花技巧,全面解决养花问题!莲花,别称荷花、芙蕖、水芝、泽芝、水华、菡萏、水旦、水芙蓉等。在中国,莲花被崇为君子。《群芳谱》中说 “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
市绿化市容局介绍,申城的热力不减,但荷花的花期已经渐入尾声。提到荷花,就不得不说起它的别名。让我们在古诗词中了解一下荷花的别名吧↓莲花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菡萏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认为荷花从淤泥中长出,不被淤泥污染,又非常香洁,表喻佛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又从生死烦恼中开脱,故有“莲花藏世界”之义。按佛教的解释,莲花是“报身佛所居之“净土”。可见莲花已成为
作者/史军“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令时节,正是鲜藕应市之时。此时天气干燥,吃些莲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莲藕排骨汤是餐桌上的美味那么莲藕究竟是莲花下面结的,还是荷花下面结的?无论回答荷花,还是回答莲花,都是正确的。
这“莲花”真好养,花期长可四季开花,养得好主要看叶子“状态”说到莲花你会想到什么呢?长在水里的?小花今天要跟大家讲一款长在花盆上的莲花,其叶子圆圆的,花色非常多,并且全年都可以开花,其名为旱金莲。它的优点非常的多,缺点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叶子
今日,“#一朵莲花三个莲蓬#”上了热搜。这是在浙江武义十里荷花物种园发现罕见的“三雌莲”据了解,“三雌莲”指的是同一花柄中出现三个莲蓬(雌蕊)的花,俗称品字莲,其发生的概率远比“并蒂莲”小,极其稀有。但西藏也有这么一种极具传奇性的奇花——“
莲花,别称荷花、芙蕖、水芝、泽芝、水华、菡萏、水旦、水芙蓉等。在中国,莲花被崇为君子,《群芳谱》中说 “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后有周敦颐的《爱莲说》,影响深远。▼ 桌上莲▼
莲花县位于萍乡市南部,东北与安福县接壤,东南与永新县毗邻,西南与湖南省茶陵县、攸县相连,北面与芦溪县交界,南北长约58千米,东西宽约38千米,面积1072平方千米。辖5个镇、8个乡,全县人口27.94万,辖琴亭镇、路口镇、良坊镇、升坊镇、坊